进入5月 ,人民币对美元继续波动下行 。业内人士认为,美联储加快收紧货币政策等因素 ,推动美元指数迭创阶段新高 ,人民币汇率短期承受的内外部压力有所加大,高位回调的势头可能未结束 。不过 ,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在应对汇率短期大幅波动方面 ,相关部门积累了充足经验 、拥有丰富工具,人民币汇率运行不会大幅偏离合理运行区间。
高位回调势头延续
近日,人民币汇率继续呈现波动下行走势,5月5日和6日连续较快调整 ,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度逼近6.7元,创出2020年12月以来新低,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盘中跌破6.73元。
外部风险因素对短期人民币汇率运行的影响进一步显现。市场人士注意到 ,在人民币汇率较快回调的同时,国际市场上经过短暂盘整的美元指数再度走高,并于5月6日盘中升破104 ,创出2002年底以来的新高 。
美元指数强势走高的一个重要背景是美联储加快调整货币政策 。近日美联储继续加息50个基点,并决定从6月1日开始缩表。尽管美联储没有选择更激进的单次加息幅度,但加快紧缩的取向明确,特别是缩表“靴子”将落地 ,引发了市场参与者对美国经济的担忧 ,市场风险偏好下降,刺激美元指数和美债收益率走高。5月6日,在美元指数盘中升破104的同时,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一度升至3.15%附近,创出2018年底以来新高。
人民币汇率还存在一定的内在重估需求。机构分析称
,当前我国经
外汇市场交易理性有序
鉴于内外部风险因素尚未消除,不少机构预计,人民币汇率高位回调势头将继续,但出现贬值失序、失控的风险不大。
兴业研究研报指出,在美联储加快收紧货币政策的背景下 ,预计风险资产承压和跨境资金流动等因素仍会对人民币汇率施加一定的下行压力。中国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有鑫称,随着中外利差收窄,短期跨境资本流动的波动性加大 ,叠加市场情绪变化,短期人民币汇率回调压力增大。
但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认为 ,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对股市和汇市的影响集中在政策调整初期,随着政策逐渐落地,市场可能逐渐恢复稳定 。
对于美元指数的上行空间,兴业研究等一些机构认为,目前外汇市场对于美联储紧缩的预期已接近“打满” ,美元指数较快上涨之后涨势可能趋弱。在美联储6月议息会议前 ,美元指数可能转为震荡或展开小幅回调。
钟正生表示,我国实际利率仍明显高于一些发达经济体 ,虽然短期波动有所加大,但未来跨境资金将继续流入我国,增配人民币资产 。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近期汇率波动有所加大 ,但外汇市场交易理性有序 ,汇率预期基本平稳 。从当前人民币对外汇远期和期权等衍生产品相关指标看,没有隐含明显的贬值预期 。多数机构认为人民币汇率出现大幅贬值的概率较低。
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
人民币汇率主要由市场供求决定。业内
“近年来,我国外汇市场韧性不断增强,有基础、有条件适应本轮美联储政策调整。”国家外汇局副局长王春英日前表示,人民币汇率弹性不断增强 ,及时有效地释放了外部压力。企业“逢高结汇 、逢低购汇”的理性交易行为,可有效平抑部分汇率调整,有助于人民币汇率总体稳定和外汇市场平稳运行。
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李湛预计 ,本轮人民币汇率贬值幅度和贬值预期会相对温和 ,即便汇率波动加大,管理部门也有充足手段予以应对。
展望下一阶段,机构预计,人民银行将保持人民币汇率弹性,继续发挥价格杠杆调节市场供求、促进外汇市场自我平衡的功能 。同时 ,针对外汇市场可能出现的顺周期波动,也将继续运用已有经验和充足的政策工具,在必要时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逆周期调节 。
信达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解运亮介绍,历史上有关部门为应对人民币汇率过快 、过度贬值,曾采取的措施包括在中间价引入逆周期因子 、调整远期售汇风险准备金率 、调节离岸人民币流动性等。
(责任编辑:rust辅助)